Thursday, 26 July 2007

連南雜記

連南南崗排



中國於我,向來是雖則能至,然心不嚮往之,令我「念茲在茲」而裹足不前的,無非是祖國的茅廁。只是胡說「八榮八恥」經年,祖國的茅廁也該「搞上去」了;何況我要大噴口水,擺出一副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樣子,沒有調查哪有發言權。遂下定決心,不怕犧牲,排除萬難,到中國農村跑一趟。



時間盤纏不足,注定不能衝出廣東。只是粵北好風光,不怕「羅友彤」便成。又,中國的少數民族多聚居西部,原來廣東也有三個民族自治縣,正是乳源(瑤)、連南(瑤)、連山(壯、瑤)。見識壯人生活大可去廣西,聽說連南是中國第一瑤寨所在地,便選定連南縣也。



連南現屬廣東清遠市。連南東北是連州,西南接連山,東南連陽山,合稱「三連一陽」,是廣東境內困乏的一角。連南西北與湖南江華縣接壤,江華亦瑤胞聚居地,省界這回事實在深不可測。從連南經連州向西走,便是廣西賀州。



連南一千三百平方公里,原來比香港還要大,地圖產生幻覺。據連南政府網站,人口十五萬,八萬瑤人,七萬「漢族客家人」。連南號稱「瑤族自治縣」,但縣的一把手「似乎」是漢人(根據網上資料。縣政府網站連領導簡介也欠奉):中共縣委書記鄧梁波乃漢人,縣長李偉陸是瑤人,其實西藏等少數民族「自治」地區多以漢人出任黨委書記掌握實權。所謂瑤人治瑤,所謂港人治港,也就是這麼一回事。





連南地處粵、湘、桂三省交界,卻不是三省通衢。火車不至,對外交通全靠長途汽車(巴士)。廣州、深圳都有長途汽車直達連州,小巴連接連州、連南。



深圳至連州車票一百四十元,廣州至連州票價八十,不便宜。但我倒不以為客運公司宰人:廣清、清連公路五步一收費亭,留下買路錢!來回也不見瑤人旅客,大概車票貴,瑤人要「走出去」不易。



聽說深圳至連州車程不過五小時左右。結果呢﹖上午出發,日落才到,在車上呆了足足十個鐘!清連高速路況很壞,泥石傾瀉,大塞車。沿路都沒有「交警」,單線雙程行車每每就卡住了,總算見識人民警察為人民服務。



此時此刻最好信奉林語堂的旅行哲學:旅行必須流浪式,無定時。上了清連公路,尤其是進入陽山縣後,流水人家,丘山成林。對城裡的人如我,一頭水牛,一地玉米,一片梯田,就是好風景。



連州汽車站有小巴到連南,去程付了五元,回程四元,當地人付多少我看不清楚。對港澳同胞與外國友人實行 Price discrimination,符合經濟原則,是我國優良傳統。只要不太離譜,我無所謂。





三江鎮係連南縣城。晚上瑤山路上人來人往,一家家電店外放了十多部大電視,石修與 Twins 的普通話配音劇,竟也吸引了數十人圍觀。兩個瑤婦正在看得入神,直覺是奇景,轉念自身成見太深,難道瑤人娛樂必定是唱歌跳舞﹖





要看瑤寨,得從連南縣城往南跑。放在酒店的小冊子都在介紹三排瑤寨,可見彼乃縣旅遊局「用心打造」的「景點」,余以為避之則吉。反而南崗古寨沒有甚麼宣傳品,大概因為南崗排離連南縣城較遠,不對走馬看花客的胃口吧。是禍是福,說不清了。



縣城街上的士不少,問酒店服務員包的士往返南崗收費若干,對曰二百元左右,心裡有底。大清早起來,跟的士司機議價去。其實包車非必要,反正打算在南崗呆一整天,只怕回程時不知怎辦。的士司機願意按錶收費,港燦又怕給人坑,一口價來回一百元,甚麼時候回程給司機打個電話就是。皆大歡喜。



據的士司機專業分析,遊南崗一般兩小時就夠了。結果黃昏他才收到電話。





大清早七時就到了南崗入口,要買票連門都沒有。售票亭旁的同志還在刷牙,他倒願意權變一權變,先收票價三十元,稍後補票,還弄來一張連南縣旅遊局的紅頭信紙紀錄在案。



南崗有一「瑤山土特產商店」,賣的是可口可樂與康師傅碗麵,連南縣城超級市場可樂賣兩元一罐,「土特產商店」五元。店主正在讀《李嘉誠經營智慧》。



李先生成了全國人民的精神領袖﹖時辰未到。南崗瑤寨內有一「公社飯堂」,十時許走進去,裡頭的「臥佛」正看電視,好一會他發現不速之客來了,瞄一瞄,又回頭看電視。佇侯頃刻,自討沒趣。公社見過了,飯堂在哪兒,謎。
��下午鼓起勇氣再訪,才證實確係飯堂。)





南崗雖號稱「千年瑤寨」,現存的屋子都是明、清之際蓋的,青磚瓦頂當然不是南崗瑤寨獨有,但幾百戶黑壓壓的掩蓋海拔八百米山頭,大抵只此一家。



瑤寨坐西向東,極目峰林,俯瞰梯田。昨天折騰算甚麼。





都說瑤人好客,我猜想那不過是宣傳濫調:甚麼時代,訪客都是搭乘旅遊車而來,喧鬧一輪到此一遊就去了,向「客人」奉酒之類也不過是「表演」的一環。



我猜對了。



瑤寨口確有幾個「職業瑤人」——我對他們沒有不敬之意,他們穿得實在隆重,「客人」(限於團體客,「散客」如我進出瑤寨口幾次了,深明自己不是「客人」)來了,奉酒不在話下,先打鑼,後放炮,震盪山谷,滿足「客人」按圖索驥、大嘆「果然如此」的欲望。如此「好客傳統」,近乎敬業樂業,屬份內事。



我猜錯了。



在瑤王屋外吹吹風時,有一女孩跑過來奉酒,連忙辭謝,說不懂喝酒。這是實話,也不是「事實之全部」:她要錢嗎﹖我可不想破財;給錢嗎﹖她可能是真心待我。



同行乃今之劉伶,接過白瓷碗就喝了,還給女孩拍了幾張照,我想今回不給錢不行——瑤寨口有「模特兒」,據說要拍照就得相金先惠。結果呢,聊了幾句,女孩就笑著跑進瑤王屋向母親報告「任務完成」。方知道自己以「資本主義走狗」的心,度瑤人之腹。





連南政府網站說南崗曾經住了七千人,現在只有二百個。我跑了好幾遍,估計現在留下的瑤胞不過二、三十人,其餘大都下山去了。瑤人在南崗山頭生活有多苦,可思過半;當年漢滿政權如何對待瑤人,不難推想。



瑤王屋是以前瑤王辦公的地方,瑤王乃南崗排首領,「解放」後,瑤王當了連南法院副院長。



剛才奉酒的女孩跑到鄰家玩,屋內剩下瑤婦在一針一線地織造瑤袋,閒聊幾句,才知道一個瑤袋花三個月完成。向她請教幾句簡單瑤語,「你好」瑤語讀作「yon」……又,原來她是瑤王的孫媳,剛才奉酒的女孩就是瑤王第四代後人!



瑤人本為瑤王準備了一副石棺,石棺係南崗排獨有,「文革」期間給「紅衛兵」毀了。「封建」把瑤人逼上山頭,「紅衛兵」卻連山上的瑤胞也不放過,「解放」就是這個意思。





遠在連南也可收看無線與亞視的節目,唯一分別是插播廣告,播的都是連州、連南廣告商的告白,連南縣政府的城防工程部和旅遊資產管理中心也不甘後人,插埋一份,誠咄咄怪事也。





專寫農村的中國作家(名字忘了)說,城裡的人只看田園風光,不肯面對農村現實。他常看見一堆堆黑色的玉米芯,不得其解,細問才知道農民用玉米芯擦屁股。如此農村風景,外人都看不見。



我最終也沒有「參觀」農村的茅廁,說人家走馬看花,五十步。



下次,想到湖南走一趟。



補:
老沈的連南照片動人。廣東交通廳連州政府網站有長途汽車班次。



Wednesday, 18 July 2007

民主是個累人的東西

明光社蔡志森單挑《壹週刊》,記者說:「(蔡志森)教中學生寫信到影視處投訴各傳媒,甚至有投訴信樣本,只留空了傳媒機構名稱,讓學生填充。」



造馬呀!反智呀!燒死蔡志森!《壹週刊》替天行道!



道可道,非常道。《蘋果日報》報導:



泛民擬政改標準答案
印製信件  下周派發



泛民主派昨日正式敲定供市民參考的政制發展綠皮書「標準答案」……民主派下周開始在全港派發上述標準答案,鼓勵市民踴躍表態……市民只需簽名及寫上身份證首四個號碼,就可交回泛民主派,並轉交政府。





反智!不不不,是更反智!中學生也得自行填上傳媒名稱, 「爭取」普選的市民只要畫押就成了。



也難怪,動員這回事天生有點反智,何況要動員香港人。香港人連招股書也懶得翻,綠皮書算甚麼東西!泛民主派要市民畫押貼郵票,要求是太低也是太高。



在瑞士,修橋整路市民也得議論研究一番。民主,是個累人的東西。我對綠皮書的非標準答案如下:代議政制是咱們能容忍的極限,不要搞甚麼直接民主。不然,累壞了香港人,咱們反要來個「民主集中制」,跟黨走,真正實現統一大業。



補:
無用之用:宋以朗盤問市民甲



Thursday, 12 July 2007

豆瓣.繁简

日来玩豆瓣养志,重拾乱翻书的闲趣。区区食杨勃君之豆瓣,有意见当老实交代。



话说上月章诒和先生新作《顺长江,水流残月》上市,香港牛津出版,繁体右起竖排。有好事者在中环三联瞥见《顺长江》,载欣载奔,“添加豆瓣没有的书”去。好事者,香港人,书名作者之类一概以繁体中文输入。这可坏了大事!输入简体中文可找不到章先生新作!



豆瓣的港、台用户不少,何况毒草都是繁体的。豆瓣焉能不通繁简?



Wednesday, 11 July 2007

甘地傳

Gandhi (甘地傳)八二年十一月在印度新德里首映,大約四個月後在香港上畫,當年林行止寫了篇「不是影評」(〈「甘地傳」觀後有感〉,收錄在《賦歸風雨》,台北遠景出版),今天讀起來真有恍如隔世之嘆。



當年港英政府政治審查電影,台灣的《皇天后土》和《假如我是真的》都與香港觀眾無緣,就是為了避免觸動中共神經。甘地帶領印度人對抗英殖,港英政府倒不擔心港人有樣學樣,多少反映當年香港民心向背。





林行止說,《甘地傳》在藝術中心試演時,有一幕贏得年輕觀眾熱烈鼓掌:甘地和英國總督會面,甘地說英國人是時候離開了,英國總督重彈挑撥離間的老調,說英國人走了,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衝突怎麼辦。「那是我們印度人的問題!」甘地一口回絕。



我看《甘地傳》的時候,「黃色的臉黑色的眼」早已成了香港的新殖民者,最教我動容的一幕,未必談得上民族自立的氣慨:甘地正帶領工人示威,騎警衝向人群,有人大喊:趴下!馬不踏人!眾人伏地,馬兒果然不踐踏「人肉草皮」,甘地一行得免於難。



遙想當年人民解放軍對付人民,中國看官對人禽之辨別有領會。





看獨當一面的演員在《甘地傳》裡當跑龍套,一樂也。



第一次看《甘地傳》的時候,正「煲」The West Wing(白宮群英),當然認得總統 Martin Sheen 演的記者 Walker(其實他的戲份不輕)。後來看過 Yes Minister,再看《甘地》,發現兩個英殖官員竟是Yes Minister 的要角,正是 Nigel Hawthorne (演 Sir Humphrey Appleby,“humble”得很的 civil servant)和 Richard Vernon (演 Sir Desmond Glazebrook,不學無術卻扶搖直上的銀行家)!



Monday, 9 July 2007

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实名制

厦门领导正酝酿“网络实名制”,我们当然坚决支持。现在有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反对“实名制”,“是要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”,全党和全国人民都要旗帜鲜明地支持“实名制”。



匿名发帖是极度不负责任的,是必须禁绝的!我们认为,党始终是先进的,党的媒体应该率先实行“实名制”:《人民日报》、新华社等的评论、报导一概实名发表。群众跟党走,党的媒体认真落实“实名制”,反对者必定夹着尾巴做人。



此外,我们相信,党的媒体搞“实名制”还有一大好处,举个例子:八九年《人民日报》发表社论〈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〉,也就是激浊扬清、左右大局的“四二六社论”,今天得来不易的局面,还多得“四二六社论”的作者,可惜“四二六社论”不是实名发表的,人民应该感激邓大人抑或小李子呢﹖十八年来还是众说纷纭。



Wednesday, 4 July 2007

滄海博客 自問自答(一)

《石頭記》慘澹經營,守得雲開,日前接受大記者毛此人獨家專訪,有望一舉成名。由於牛頭馬嘴,冗長不堪,由今日起連載答問內容。



毛:
你已經寫了廿篇垃圾,人氣不過二千。請恕我直言,點解唔索性摺埋算數﹖



石:
你的直言得到我的寬恕了!借用我港偉大政治家董公建華的名言:離開很容易,留下來是要有勇氣的……



毛:
我趕時間!



石:
趕時間也得從2003年說起。



當年廿三法網蓋頂,我七一散步去。後來陰差陽錯,惡法拉倒,但我想,下次未必咁夠運也。我一怕熱,二怕鬧,實在討厭遊行;再說遊行也沒鳥用,董腳痛看見五十萬人散步,還不是堅持如期立法﹖



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!要保住香港那一點點自由,唯有寄望中國政治開明一點。但我貪生怕死,為了日後錢途設想,做些甚麼也得隱姓埋名。聽說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我其實是一隻貓,便決定搞個網站,放放暗箭。



毛:
你說03年已有這
政治覺悟,何以虛耗四年才弄出《石頭記》,你是不是公務員﹖



石:
我何德何能,為人民服務﹖



我就是不夠先進性,想搞個網站也不知從何入手。直到04年春夏之際,才曉得有個叫 FrontPage 的玩意,懂得一點 Word 也就可以,便速速註冊域名,找公司做 Hosting。



姑且稱我的第一個網站為「YLCF」吧。有政經文章也有英文網站目錄。文章都是盜用……是轉載的。誤打誤撞,每個月竟有以萬計訪客。但我也開始見識 GFW 的厲害,當年不時收到電郵投訴,說網頁往往下載到一半卡住了,有時甚至根本打不開。



05年趙呀紫呀陽去了見馬克思,我在網站首頁提到了。從此再沒有中國訪客了,網站在05年中也去了見馬克思。



毛:
你半途而廢!你沒有聽過國父毛澤東的名句嗎﹖革命可不是請客吃飯呀!



石:
我一則怕苦,二則怕死,從沒想過革命。半途而廢我是認了。



我想,中文互聯網遍佈地雷,GFW 又固若金湯,自己既然粗通英文,何不搞個英文博客,實行「勾結外敵」,先推倒 GFW 再說。這就是我第一個博客的由來。



05年夏出世,多得《東南西北》《中國數字時代》《西門世界》……的推介,我的三腳貓「類英文」博客還有不少讀者,這實在是始料不及。



06年春節前後,發生「冰點事件」,我的英文博客開始轉載中文公開信,瀏覽量暴漲,不過幾個月,又給 GFW 寵幸。這次倒是既來之則安之,不憂亦不懼。



毛:
果真如此,又何必另起爐灶,搞個中文博客﹖



石:
寫「類英文」,苦了自己,也苦了讀者。事實上,把中國新聞帶到英文世界的博客可不少,多我一個唔多。香港不少博客也懂得宋以朗先生了,我也很喜歡馮三七的翻譯,你知道嗎﹖馮三七其實是個真洋鬼子呀!上這個博客大會堂去,真是高手如雲,我又何苦獻曝。



毛:
好一句「多我一個唔多」!中文博客何嘗不是人才輩出﹖你的塗鴉算甚麼東西﹖



石:
這個……這個……



(待續)



Monday, 2 July 2007

亞視新聞的琵琶

我真替亞視新聞諸公諸婆難過!



每年柒壹,總有一小撮反中亂港的人散步。報還是不報,總成問題:報,是長他人志氣,不報,是予他人口實。今年*,亞視諸公展示非凡智慧,「柒壹大散步」是報了等如沒報,有望獲中呀宣呀部選為主旋律模範:



壹、排在胡說八道、同賀回歸、西部通道、如此類推之後,理固當然。還有三單社會新聞排在「柒壹大散步」前頭:女嬰猝死、玻璃門碎、四佬被歐……



還有人未轉台嗎﹖



貳、遊行人數以警方數字為準。民陣數字﹖亞視新聞決不散播謠言。



參、強調遊行訴求不一。亞視新聞,力臻平衡,訪問市民參名。甲曰:爭取最低工資。乙曰:做好城市規劃。丙最後出場:爭取民主。跟新華社的主旋律和諧得很。



肆、兩個沒有。沒有人山人海、沒有口號。



亞視緊抱琵琶,半遮伍星紅面,實在值得各路假持平傳媒揣摩!



* 據《亞視新聞網》重播《六點鐘新聞》。



補:
柒壹午間新聞



又:
七一的主題曲 (謝小踢
香港第二日:七一游行 - 內地同胞視角
七一遊行怪現象